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开发师资队伍资源,全面促进教师个人成长,造就出一支“留得住、用得好、能成事”的优秀教师团队,实现人才强院战略,特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主线,结合“终身教育”的思想,通过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设计、职业生涯的畅想、成功人生的规划,帮助每位教师从教学科研、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坐标,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自主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激发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成就幸福的教师职业生涯,达到教师与学院共同成长,实现我院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交流,科学规划原则
各系(部)根据具体情况,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教师成长的需求,结合当前学院发展的形势,形式多样地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自我。
(二)个人规划与组织安排相结合原则
教师在规划时,应自觉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院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各系(部)应为教师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使每位教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符合教师本人情况,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三)自主发展,评估激励原则
教师职业生涯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己。同时,学院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鼓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进修、评优、评职称等的重要条件。
(四)分步实施原则
第一步先在35岁以下教师中试点,后期逐步推广。
三、总体目标
(一)教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学院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
四、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包括“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和“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一)纵向职业发展通道
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即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是指依据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津贴待遇等因素,将专业技术岗位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员级【十三级】—→初级【十二级→十一级】—→中级【十级→九级→八级】—→副高级【七级→六级→五级】—→正高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并形成由低到高的等级序列,教师沿着这种等级序列逐步晋升。
(二)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横向职业发展通道即教师执教生涯五阶段培养通道,是指教师在满足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要求的条件下,以专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职称、学历、双师素质、科研、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目标为标准,按照合格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五个等级逐步成长的过程。
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如下:
专业技术 岗位等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 六级 | 七级 | 八级 | 九级 | 十级 | 十一级 | 十二级 | 十三级 |
教师职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教员 | ||||||||
教辅系列 职称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
教师执教 生涯五个 培养阶段 | 教学名师 | 专业带头人 | 骨干教师 | 优秀青年教师 | 合格教师 |
五、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采用自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形式,设定必选规划、限选规划及任选规划三种,已达到下一级规划的必须选择上一级规划。
(一)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等基本情况。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现状,引导教师回顾自己工作以来的经历。
(二)必选规划
1.职称规划:教师要规划好评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时间。
2.学术研究规划: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所学或个人兴趣,专注一个学术研究方向,至少每两年有一篇论文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并争取有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三年内开展一项院级、地区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或横向课题研究;或取得专利等其它学术研究成果。
3.教学业务规划:每位中青年老师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确定一个教学业务目标,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按照院级到自治区级,从合格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级别排定自己1-3年内的目标等级。
4.其它必选规划: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承担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学籍管理员、分团委书记等学生管理工作或承担教学干事等教学管理工作;参与实验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讲师以上职称教师还必须制订指导青年教师的规划。
(三)限选规划
专业技能规划:专业教师限选。均要结合自己所在专业,专攻一门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采取专家指导、参加培训、企业实践、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刻苦攻关。按照院级、自治区级、国家级设计三级规划目标,每位教师争取在自己的竞赛纪录上每年前进一个等次或在职业技术资格上每三年前进一个等次。
(四)任选规划
教师还可以根据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历或学位进修、学院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新开选修课、撰写著作、参与优秀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可选规划。每人至少任选一项。
六、主要步骤
(一)自我评估分析
教师个人要对自身条件和职业潜能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判断自身优势与劣势,确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确立目标
一是制订职业生涯发展长远目标;二是将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制订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注意各阶段目标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在逐步实现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最后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制订措施
要制订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措施、实施步骤和所需时间,主要措施有学习与培训、实践锻炼等。应制订阶段性相应的学习与培训计划,主要有: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制订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制订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计划,制订视野与知识拓展计划,制订相关证书获取计划等。
(四)评估与反馈
各系(部)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诊断并提出评估意见,在评估过程中工作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并以逐一面谈的方式将评估意见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使每位教师都能清晰了解系(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交流反馈,使每位教师都能清晰了解学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和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完成后,学院与各系(部)共同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七、组织与管理
为推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学院成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指导委员会”,其组成如下:
主 任:买尼沙木·亚生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副主任:祖蓓 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
罗文伟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成 员:各教学系(部)主任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指导委员会负责依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审核批准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相关的制度、政策、规定、办法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委员会召集工作,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人事处和各教学系(部)在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划分开展工作:
(一)人事处负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协调,主要职责:
1.制定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办法,明确专业分类、职称序列、培训通道、晋升条件等,并组织实施;
2.建立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教师培训体系,并组织实施培训;
3.建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为评价教师职业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4.监督、指导各教学系(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各教学系(部)具体落实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明确本教学系(部)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编制本教学系(部)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年度计划;
2.对本教学系(部)教师的知识、能力、绩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填写《教师培训发展计划表》,制订本教学系(部)教师培训学习计划;
3.对本教学系(部)教师的阶段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调整。
附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表